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游戏攻略

《文明 6》手游开局三城 把 “稳” 和 “快” 捏到一块儿

5GWAN手游网(www.5gwan.net)2025年09月26日:咱今天就唠唠《文明 6》开局三城的事儿 —— 别觉得这是啥高难度操作,其实就是把 “稳” 和 “快” 捏到一块儿,新手朋友别慌,老玩家也能捡捡细节,咱用大白话给你说透,保证你下次开局不手忙脚乱。

首先得明确:为啥开局要奔着三城去?不是说越多越好啊,新手一上来就铺四五城,结果每个城都跟 “发育不良” 似的,产能上不去,快乐还崩了,最后被 AI 按着头打 —— 这纯属给自己找罪受。三城是啥?是 “平衡线”:既能覆盖足够的资源(奢侈、战略、加成),又不会让你前期维护费扛不住,后期还能以此为基础,不管走科技、文化还是征服,都有得选。所以咱第一步,先从 “首城怎么选” 开始,这步错了,后面全白搭。
第一步:首城选址 —— 别瞎选!这 3 个条件必须占
文明6为什么开局三城
咱选首城,先看 “硬指标”,别光看地图好看就扎进去。第一个硬指标:必须有淡水!就是地图上那蓝汪汪的河、湖,或者你要是靠海(深海不算,得是沿海格子),也算有淡水。没淡水的地方千万别去 —— 除非你玩的是埃及、苏美尔这种有特殊能力的文明,不然人口涨得比蜗牛爬还慢,后期想补人口都补不上,血亏。
第二个硬指标:地形得 “能打”。优先选 “平原丘陵” 多的地方 —— 平原丘陵这玩意儿好啊,建区域(比如学院、商业中心)能加产能,造建筑也快,后期出兵也不耽误。尽量别往冻土、沙漠堆里扎,除非那地方有俩奢侈资源能救急,不然光靠光秃秃的破地,产能能低到让你怀疑人生,首城要是 10 回合还没出第一个建造者,基本就慢人一步了。
第三个硬指标:资源得 “凑手”。首城旁边最好有 1-2 个奢侈资源(比如宝石、丝绸、毛皮),再带 1 个加成资源(小麦、大米、鹿)。奢侈资源是干啥的?加快乐值啊!前期快乐一够,就不会出 “厌战情绪”,一厌战产能直接砍一半,还咋玩?加成资源是加粮食的,粮食够了人口才涨,人口多了才能开更多格子、建更多建筑 —— 你想啊,首城人口 3 级才能建第二个区域,没粮食咋到 3 级?
举个例子:我上次玩中国,首城选在黄河边上(有淡水),旁边 3 个平原丘陵,还贴了个丝绸(奢侈)和小麦(加成),建造者造出来先改良小麦,粮食直接飙到 4,人口 2 回合就到 2 级,接着改良丝绸,快乐值拉满,后面建纪念碑、学院都顺顺当当,一点不卡手。反观我之前瞎选的一次,首城扎在沙漠边上,没淡水没加成,人口到 2 级用了 8 回合,别人都出斥候探完半张图了,我还在等建造者,直接被 AI 抢了俩好地,血的教训!
第二步:首城建造顺序 —— 别乱点!按这个来准没错
选好首城,接下来就是 “造啥” 的问题。新手最容易犯的错:上来就造斥候,或者死磕奇观 —— 千万别!前期就那点产能,瞎造等于浪费时间。咱按 “优先级” 来,记住这个顺序:建造者→斥候→纪念碑→区域,除非你玩的是特殊文明(比如阿兹特克开局出开拓者快,能调整),不然这个顺序通用。
为啥先造建造者?因为建造者能 “改良资源” 啊!你首城旁边不是有奢侈、加成资源吗?建造者造出来先去改良加成资源(比如小麦),粮食一涨,人口就快;再改良奢侈资源,快乐一够,整个文明都不卡手。而且建造者有 “电荷”(就是能用的次数),前期别浪费在造路、砍树(除非急缺产能造关键建筑),优先改良资源 —— 记住,1 个改良好的奢侈,比啥都管用。
造完第一个建造者,接着造斥候。斥候是干啥的?探路啊!你得知道邻居是谁(是好战的蒙古、阿兹特克,还是和平的加拿大、挪威),还得知道附近有没有好地(比如二城能选的位置、有没有铁、马这种战略资源),更得找城邦 —— 比如哈图沙(加粮食)、鹿特丹(加产能)、首尔(加科技),靠近这些城邦,首城能蹭到 buff,发育直接快一截。斥候别往一个方向跑,分两个方向探,尽快摸清周边 3 格内的情况,别等 AI 把好地占了才反应过来。
文明6为什么开局三城
斥候造完,接下来是纪念碑。别觉得纪念碑加的文化少就没用 —— 前期文化够了才能解锁 “政策卡”,比如 “城市规划”(区域建造成本减 15%)、“建造者 + 1 电荷”(多改良一个资源),这些政策卡对铺二城、三城至关重要。而且纪念碑还能加 1 点宜居度,前期宜居度够了,人口才敢涨,不然快乐一掉,啥都白搭。
纪念碑造完,就该建 “区域” 了。首城优先建啥区域?看你想走啥路线,但新手通用的是学院(加科技)或者商业中心(加钱和宜居度)。学院要建在 “靠山” 的格子(靠山加 2 点科技),商业中心要建在 “靠河” 的格子(靠河加 2 点钱)—— 记住,区域别瞎建,先看地形 buff,不然建出来效果打折扣。比如你首城旁边有山,就先建学院,科技快了才能解锁更多建筑、更多单位,后期铺三城也有技术支撑。
第三步:二城啥时候铺?选在哪?这俩问题别含糊
首城稳了(一般是人口 3 级、造完 1 个区域、2 个建造者改良完关键资源),就该琢磨二城了 —— 别太早,也别太晚。太早的话,首城产能没起来,二城一铺,维护费(每城 1 金、1 文化)一涨,你钱不够,连建造者都造不起;太晚的话,AI 都开始铺城了,好地全被抢了,你二城只能扎在边角料里,发育慢半拍。
那具体啥时候?标准速度下,一般是25-35 回合—— 判断标准很简单:首城有没有 “surplus”(就是粮食和产能有结余,比如粮食每回合 + 3 以上,产能每回合 + 2 以上),有没有解锁 “土地法令” 政策卡(解锁后铺城维护费减 20%,能省不少钱)。要是这俩条件都满足,就可以拍二城了;要是没满足,就再等等,先把首城人口提到 4 级,或者再造个建造者,别硬铺。
二城选在哪?核心原则是 “补首城的短板”。比如首城缺奢侈资源,二城就往有奢侈的地方扎;首城缺战略资源(铁、马),二城就往战略资源旁边靠;首城没山(建不了学院),二城就找有山的地方,后期补学院。另外,二城跟首城的距离别太远,最好控制在3-4 格—— 太远的话,一来不好防守(AI 偷袭你来不及救),二来后期建 “水渠”“引水渠” 这些基础设施,没法共享,浪费产能;太近也不行,俩城的 “工作格子” 会重叠,资源浪费。
举个例子:我上次玩俄罗斯,首城在伏尔加河旁边,有小麦和毛皮(奢侈),但没铁,斥候探到东边 3 格外有个铁,还有个盐(加成资源),那我二城就直接拍在铁和盐中间 —— 既补了战略资源(后期出骑士要用铁),又加了粮食,而且离首城 3 格,后期建水渠能连起来,俩城都能蹭到淡水 buff,一举两得。反观我之前一次,二城跟首城隔了 6 格,结果 AI 后期宣我,二城孤零零的,没城墙没军队,直接被拆了,血亏!
还有个小细节:二城造出来,别先造区域!先造 “granary”(谷仓)—— 谷仓加粮食,能让二城人口快点涨,人口到 2 级再造 “水 mill”(水磨),加产能,等人口到 3 级,再根据需求造区域(比如首城建了学院,二城就建商业中心,互补)。二城前期别贪多,先把人口和产能稳住,不然会拖首城的后腿。
第四步:三城怎么铺?别只顾眼前,得看 “长远”
二城稳了(一般是人口 3 级、造完谷仓和水磨、改良完 1 个奢侈),就该铺三城了 —— 三城是你前期的 “终极布局”,铺好了,后期不管走啥路线都顺;铺不好,后期就得拆东墙补西墙。
三城的时机比二城更灵活,但核心还是 “不拖节奏”:一般是40-50 回合(标准速度),此时你首城应该已经有 2 个区域,二城有 1 个区域,钱每回合能剩 5 以上(够付三城的维护费),而且最好解锁了 “殖民主义” 政策卡(新城市人口 + 1,直接跳过 1 级人口,省时间)。要是你钱不够,就先造个 “市场”(商业中心的建筑,加钱),别硬铺 —— 三城一铺,维护费又涨一截,钱不够的话,建造者都造不起,还咋发展?
三城选址,关键看 “战略价值”,别再只盯着奢侈资源了 —— 得为后期考虑:
有没有战略资源?比如马(出骑士、骑兵)、铁(出剑士、弩手)、硝石(出火枪兵),要是你想走征服路线,三城必须靠这些资源;要是走科技路线,有没有铝土矿(后期出飞机)先不急,但得有山(建学院)。
能不能跟首城、二城形成 “三角联动”?比如三城在首城和二城中间,或者呈 “品” 字形,这样后期建 “铁路”“机场” 能连起来,资源运输快,防守也方便 ——AI 想偷袭,你三城能互相支援。
有没有城邦 buff 可以蹭?比如你旁边有个 “日内瓦”(加外交支持),或者 “维也纳”(加文化),三城建在旁边,能蹭到 buff,后期发展更快。
举个实战例子:我玩德国(德国区域能建在工业区旁边,加产能),首城建在河边(商业中心靠河),二城建在铁旁边(出剑士),三城就选在首城和二城中间的平原丘陵上,旁边还有个 “鹿特丹”(加产能)—— 三城先建工业区,然后把首城和二城的工业区连起来,触发 “工厂联动”(三个工业区连起来,每个加 3 产能),后期造兵、造建筑都快得飞起,AI 根本追不上。
还有个坑千万别踩:三城别建在 “无主之地” 的边缘!比如地图边缘全是冻土,你三城建在那儿,既没资源又没 buff,后期就是个 “拖油瓶”,还得花精力防守,纯属浪费。另外,三城别跟 AI “贴脸”—— 比如 AI 的城离你三城只有 2 格,那 AI 大概率会宣你,前期你没兵,很容易被拆城,所以尽量跟 AI 的城保持 4 格以上距离,除非你想 early fight(前期开战)。
最后:开局三城的 “中期过渡”—— 别光顾着铺城,得 “养城”
铺完三城,别以为就完了 —— 前期铺城是 “骨架”,中期 “养城” 才是 “肉”,不然三城都是 “空架子”,后期还是打不过 AI。
首先是 “人口”:每个城都要保证粮食盈余,首城尽量到 5 级(能开更多工作格子),二城到 4 级,三城到 3 级 —— 人口多了,才能分配更多市民去工作格子(比如奢侈资源格子、加成资源格子),产能、科技、文化才涨得快。怎么涨人口?除了改良加成资源,还能造 “花园”(娱乐区建筑,加粮食),或者跟 AI 交易粮食(用奢侈换粮食,前期奢侈多的话,换个 20 回合粮食,人口能快一截)。
然后是 “政策卡”:根据三城的布局换政策。比如你三城都建了学院,就换 “科技革命”(学院加 2 科技);都建了商业中心,就换 “重商主义”(商业中心加 2 钱);要是想防 AI,就换 “防御协议”(城墙加 2 防御力)。政策卡别一直用一套,要灵活换 —— 比如 AI 宣你了,立马把经济政策换成军事政策,出点兵防守。
还有 “外交”:前期别跟 AI 闹僵。铺三城的时候,要是占了 AI 想要的地,就赶紧给 AI 送个奢侈(比如你多一个宝石,送给他),刷点好感度,别让他宣你 —— 前期你兵少,一旦被宣,三城很容易顾此失彼。要是遇到好战的 AI(比如蒙古、斯基泰),就先跟他签 “互不侵犯条约”,哪怕花点钱,也先稳住,等你三城发育起来,有兵了再跟他掰手腕。
最后是 “防御”:三城都要造 “城墙”—— 别觉得前期 AI 没兵,城墙没用,AI 要是突然宣你,没城墙的城 3 回合就被拆,有城墙能撑 5-6 回合,足够你调兵支援了。另外,首城和二城之间可以造个 “要塞”(建造者能造),要塞加防御力,还能当兵站,后期出兵也方便。
总结一下:开局三城的核心就是 “稳扎稳打”—— 首城选好地、建好基础,二城补短板、跟首城联动,三城看长远、铺好布局,中期再把人口、产能、政策跟上,别贪多、别瞎浪,新手也能轻松拿捏。多玩几局,你就会发现:原来开局三城也没那么难,甚至还挺爽 —— 看着自己的三城慢慢发育起来,AI 被你甩在后面,那种成就感,谁玩谁知道!
要是你玩的是某个特定文明(比如日本、法国),或者想走特定胜利路线(比如文化胜利、宗教胜利),咱还能再细唠 —— 你说说你常玩的文明,咱再给你定制一套更具体的攻略
相关推荐 +more